博客
关于我
Mysql数据库 InnoDB存储引擎中Master Thread的执行流程
阅读量:788 次
发布时间:2023-02-12

本文共 66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InnoDB线程的工作机制主要由主循环、后台循环、清理循环和暂停循环四个部分组成。在InnoDB1.0.X版本之前,主循环的操作主要分为每秒和每十秒两部分。

每秒操作

每秒钟主循环会执行以下任务:

  • 刷新日志文件至磁盘。
  • 判断脏页占比,决定是否需要刷新(通常刷新100个脏页)。
  • 检查磁盘IO次数,判断是否需要合并插入缓冲(通常每秒一次,磁盘IO超过5次则合并)。
  • 如果没有用户事件,则切换至后台循环。
  • 每十秒操作

    每十秒主循环会执行以下任务:

  • 如果前十秒磁盘IO总次数未超过20次,则刷新100个脏页。
  • 清理Undo缓冲。
  • 合并5个插入缓冲。
  • 刷新日志缓冲至日志文件。
  • 刷新100个脏页或10个脏页(根据配置决定)。
  • 后台循环

    后台循环的主要任务是处理InnoDB存储引擎的事务。如果没有事务可处理,则切换至清理循环:

  • 清理Undo缓冲。
  • 合并20个插入缓冲。
  • 判断是否有事务可做,若无则进入清理循环。
  • 清理循环

    清理循环根据Buffer Pool中脏页比例判断是否需要刷新:

  • 如果脏页比例超过设定值,刷新100个脏页。
  • 当脏页比例低于设定值时,进入暂停循环,挂起主循环等待事件发生。
  • 版本更新

    InnoDB1.0.X版本引入了两个主要修改:

  • 增加参数控制刷新数量的百分比。
  • 修改脏页刷新比例,从90%降至75%。
  • InnoDB1.2.X进一步优化,将每秒和每十秒操作合并为一个判断流程:

  • 若InnoDB无事可做,则执行十秒操作;否则执行每秒操作。
  • 将刷新脏页任务交由单独线程处理。
  • 此优化使InnoDB线程结构更高效,减少主循环的负担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tddfk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ysql基本操作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day07_mysql集群实例-MySQL 5.6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命令 —— 数据库、数据表操作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命令 —— 系统操作命令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学习总结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教程三 —常见函数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教程二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教程四 --连接查询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知识:创建MySQL数据库和表
    查看>>
    MySQL基础系列—SQL分类之一
    查看>>
    MySQL处理千万级数据分页查询的优化方案
    查看>>
    mysql备份
    查看>>
    mysql备份与恢复
    查看>>
    mysql备份工具xtrabackup
    查看>>
    mysql备份恢复出错_尝试备份/恢复mysql数据库时出错
    查看>>
    mysql复制内容到一张新表
    查看>>
    mysql复制表结构和数据
    查看>>
    mysql复杂查询,优质题目
    查看>>
    MySQL外键约束
    查看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