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
关于我
Mysql数据库 InnoDB存储引擎中Master Thread的执行流程
阅读量:788 次
发布时间:2023-02-12

本文共 66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InnoDB线程的工作机制主要由主循环、后台循环、清理循环和暂停循环四个部分组成。在InnoDB1.0.X版本之前,主循环的操作主要分为每秒和每十秒两部分。

每秒操作

每秒钟主循环会执行以下任务:

  • 刷新日志文件至磁盘。
  • 判断脏页占比,决定是否需要刷新(通常刷新100个脏页)。
  • 检查磁盘IO次数,判断是否需要合并插入缓冲(通常每秒一次,磁盘IO超过5次则合并)。
  • 如果没有用户事件,则切换至后台循环。
  • 每十秒操作

    每十秒主循环会执行以下任务:

  • 如果前十秒磁盘IO总次数未超过20次,则刷新100个脏页。
  • 清理Undo缓冲。
  • 合并5个插入缓冲。
  • 刷新日志缓冲至日志文件。
  • 刷新100个脏页或10个脏页(根据配置决定)。
  • 后台循环

    后台循环的主要任务是处理InnoDB存储引擎的事务。如果没有事务可处理,则切换至清理循环:

  • 清理Undo缓冲。
  • 合并20个插入缓冲。
  • 判断是否有事务可做,若无则进入清理循环。
  • 清理循环

    清理循环根据Buffer Pool中脏页比例判断是否需要刷新:

  • 如果脏页比例超过设定值,刷新100个脏页。
  • 当脏页比例低于设定值时,进入暂停循环,挂起主循环等待事件发生。
  • 版本更新

    InnoDB1.0.X版本引入了两个主要修改:

  • 增加参数控制刷新数量的百分比。
  • 修改脏页刷新比例,从90%降至75%。
  • InnoDB1.2.X进一步优化,将每秒和每十秒操作合并为一个判断流程:

  • 若InnoDB无事可做,则执行十秒操作;否则执行每秒操作。
  • 将刷新脏页任务交由单独线程处理。
  • 此优化使InnoDB线程结构更高效,减少主循环的负担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tddfk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ySQL条件查询
    查看>>
    MySQL架构与SQL的执行流程_1
    查看>>
    MySQL架构与SQL的执行流程_2
    查看>>
    MySQL架构介绍
    查看>>
    MySQL架构优化
    查看>>
    mysql架构简介、及linux版的安装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看数据库相关信息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看表结构和表中数据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优化:LIMIT 1避免全表扫描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优化之索引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储存过程,函数,触发过程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总成绩的前3名学生信息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慢排查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报错ERROR:No query specified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数据库储存数据的占用容量大小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数据库所有表名及其注释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数据表中数据记录(包括多表查询)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结果排序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语句优化
    查看>>
    mysql查询语句能否让一个字段不显示出来_天天写order by,你知道Mysql底层执行原理吗?
    查看>>